慈悲与精进的力量让我们相聚于此 | 汉济寺地藏七感悟
踏入汉济寺山门,我以满怀好奇之眸,审慎打量着这处心驰已久之所。其规模或许不大,亦无宏伟磅礴之态,然而,地藏菩萨的身影却随处可觅,种种与地藏菩萨相关的景象,极大地满足了我那无尽的好奇。究竟是何般力量,引得各方信众云集于此?怀揣这般疑问,我踏上了为期七天的修行征程。
汉济寺三点半的晨钟,惊破我沉睡的幻梦。钟楼那急促的鼓声,催促着我疾步奔向大殿。彼时,我方察觉自身的迟缓,就在我茫然无措之时,一个高大的身影挥手示意我过去,慌乱的我尚未及细看,便匆匆寻了个位置站定。直至后来,我才知晓,此人便是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僧值师兴觉师父。我大多时候都立于门边之位,凝望着兴觉师父,高大伟岸、威严肃穆,仅是静默伫立在那,便能让我们内心安宁祥和。
打七之际,需叩拜无数次,对法器一知半解、经文节奏亦难以跟上的我们,只得胡乱参拜。目睹师父们磕头时的优雅姿态,我惊叹连连,反观自己,恰似一只蜷缩的青蛙。每次我都暗暗观察兴觉师父,依样模仿,全然不加思索。
课后,兴觉师父于大殿亲自为我们示范。进大殿,往左边走就先跨左脚,往右边走就跨右脚。磕头弯腰时,右手掌置于拜垫中央,接着左手掌置于拜垫左上角,而后右手掌再移至拜垫右上角,头触拜垫时掌心朝上,起身时右手掌置于拜垫中间缓缓站起,右手掌撑于拜垫中间是为了缓解我们膝盖的承受能力。同时双手合十也代表我们全心全意供养佛,用身口意至诚顶礼一切佛法僧三宝。
我想,这一套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,定然是历经无数次虔诚顶礼的积累沉淀,而我怀着一颗浮躁之心,又怎能叩好一个头?
寺庙中用膳称作过斋(过堂),打板声响起,我们整齐列队,齐诵地藏菩萨圣号,有序入座,依次紧密相依而坐。起初,我们刚一坐下,便开始低声私语,兴觉师父提醒我们止语,且手不可趴在桌上,坐下去要把后面的海青撩上来,不可拖地。
正如师父所言,你的一举一动实则是内心的映照。吃饭时兴觉师父会提醒我们,“手不扶碗穷一世,弯腰驼背病一生”。意思是我们手要端着碗,用感恩的心端身正坐的用斋,也教导我们不能叉腿,不能伸腿,不能抖腿。我们觉得打七艰辛,师父们却始终陪伴左右,难道他们不疲惫吗?
用过斋后,碗依次顺着桌边摆放的整整齐齐,碗皆由义工师兄们洗净,我们甚至无需操持洗碗之事,正如大师父所说,来汉济寺,只需一心专注于打七。
若问打七最幸福的时刻在何时?那必然是念经之时。没错,正是念经!清晨因起身甚早,上午场念经时,不少师兄困倦难支,念着念着便没了声响。此时,觉宥师和兴觉师便成为焦点。说是念经,倒不如说是一场音乐的华筵,听觉盛宴,觉宥师一读诵,清凉之意拂面而来,兴觉师念起经来,地板仿若都为之震颤。有几次我闭目倾听,感觉仿佛置身忉利天,众多菩萨听经闻法的景象浮现在眼前!
休息之时,汉济寺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身影。大师父说,你们若有疑惑,尽可向师父们请教,他们专为解疑释惑而来。而师兄们的确勤勉好问,每当师兄们围绕兴觉师父提问,我便思量,为何他们有这般众多的问题,而我却不知从何问起?或许是我从未用心修行,又何来的疑问。想必不止我一人,在内心深处默默感念兴觉师父的敬业精神。除了陪我们念经、为我们答疑解惑,所有后勤事宜,只要存在问题,皆由他帮忙处理。
在这炎炎夏日,每日的用水皆由寺里师父们带着师兄们亲手打来,只为我们有水盥洗。念经时为我们安排风扇,却从未给自己安排。下雨时,安排义工师兄替我们收好衣物,任何我们稍有忧虑之事,他都为我们妥帖安排。
犹记得大蒙山那晚,兴觉师父汗水如雨般流淌,可师父依旧神色庄严。兴觉师父还强调,放大蒙山的时候不能讲话,不能玩手机,不能喝水,不能走动,要有一颗恭敬敬畏之心待之,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,自己一旦有轻慢之心,那无形的众生就会有怨气,所以我们要有慈悲大爱之心来化解怨亲,用至诚恳切的心来救拔超度他们。
师父说我们活着的时候就要学会宽恕原谅众生,不要到离开这个世界了,还去恨别人,恨别人只会让自己痛苦烦恼而且一直轮回。他教导我们行住坐卧的威仪,因为修行就是修我们的行住坐卧,修正我们的身口意,此时我才真正的感觉到汉济寺的师父们都是言传身教的良师。
我终于找到了答案,是什么力量吸引大家来汉济寺?
那是慈悲与精进的力量让我们相聚于此!
作者:佚名
2024年7月20日